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Jean Prouve by G-star RAW for Vitra


Prouve RAW 系列作品是17件法國現代設計師Jean Prouve重新演繹的經典家具。這是 G-star及Vitra創意團隊共同研發,當代經典蘊涵著細膩的品質,創新的工藝,機能性的結構及純粹的美感。在這一系列特別版的作品上,都有屬於他們獨特的標籤。
"我的父親一定會非常的樂見,他的設計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他總希望自己的設計看起來充滿新鮮,可口,Prouve RAW 這個系列保有原來的本色,卻是全新的感受!!"Prouve的女兒Cathrine說。
Prouve為技術性的設計樹立了一個詩意的語言, 出生於1901年的Jean Prouve在尚未成為家具設計師前,將自己視為工程師及鐵匠在訓練著,這樣的背景也影響他設計的過程,它的設計從來不為了單一的型式考慮,而是考量到功能性及材質的特性所和產品的連結。

Prouve著名的設計總是給予G-star靈感上的啟發,他專注在材質上的平衡及邏輯性也反映著G-star設計產品的方法。多年前,G-star的辦公室及展示間就已經放至Prouve的作品,而這樣跨界的合作也就順勢而生。

"能和Prouve著名的設計一同創作,對於G-star團隊來說就如擁有特權一般,興奮的心情也促使他們的創意源源不絕" G-Star's 品牌經理 Shubhankar Ray說

相似的心情也在vitra團隊中發酵,Vitra董事長Rolf Fehlbaum回憶到,當他十七歲第一次看到Prouve的作品時,Prouve並不是一位正規的設計師,但在他的腦海中不斷湧現著創造性的點子,每一件作品都是由他的工作室所製作,他的角色在設計師及生產者之間轉換著,而我開始收藏的第一件作品便是Prouve的設計"

Vitra不斷的和當代優秀的領導設計師合作,並且持續收藏經典設計。獨特的實驗精神,G-star將自己的核心DNA和其他產品製造商共同研發並提升工藝技術,Prouve Raw這一系列的產品就是,G-star這次跨界合作大膽的開始。



彎管手把與深橡木異材質的結合,前腳鋼管微彎的線條軟化了這把椅子剛硬的線條,加深的椅墊泡棉,讓你的大腿有更好的支撐,哭點是,他竟然把維修的拉鍊收在椅背的最下面,完全看不到收邊!!(媽的,真用心!!)



座面上將三個榫接大大方方的show在上頭,作工好就是要讓你看到啊!! 另外很喜歡三隻椅腳用灰色烤漆鋼片做結合!!


厚度十足的烤漆面,加寬的椅面,服貼的弧線,讓你乘坐在上頭,得到安穩的包覆感,第一次看到椅腳是選擇深橡木的圓弧腳墊,細膩的程度真的很讓人感動啊!!

後記
經典恆久遠,一張永留傳。看著經典作品不斷翻新,以當代面貌和當代生活對話,是從這一系列作品的呈現,在不同市場定位所得到的啟發 法國Dealer Patrick Seguin在偶然的機會,發現Jean Prouve的作品還未被大家所認識,於是大量收購法國學校或政府機構因需要改建而準備丟棄的家具,在他重新的修復並不斷的收集史料,回復當初prouve設計的場景,一場又一場展覽大量曝光,開始被許多博物館所收藏,間接拉抬設計的身價。而G-star借由經典設計的合作,更將版圖延伸到Lifestyle的範圍,藉由設計師理念的相同,也強化了自身品牌的價值。常思考著,經典為何可以歷久不衰?Old如何forever young? 就是藉由創新的活力,連結著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價值。

機械美學大師Jean Prouve 1901-1984


"What makes Prouve important? He would push the materials to their physical limits. Let us take the steel plate for example - he bent,welded,almost tamed the material until its hollow body offered a new resistane that he could apply for the base of a chair or a building's structeure."-Galerie Patrick Seguin

這兩天同事忙進忙出的陳列vitra prouve raw的新品,開箱的同時也搞得大夥熱血沸騰,手邊剛好也在讀著collecting design這本專門解說設計拍賣市場中,當代設計所凸顯的價值,其中Jean Prouve及Perriand的作品叱手可熱,剛好藉由這次Prouve Raw的跨界合作,重新認識經典。

Jean Prouve 1901年出生在法國東北方的南錫市,父親Victor是南錫學院的院長同時也是位收藏家,而南錫當時的校風是讓藝術可以易於和一般大眾親近,開拓藝術和產業之間的關係並且和社會意識有所連結,Prouve便是在這樣充滿社會民主的環境下成長,間接使他的設計走向大眾生產的思考,在建築的設計上也考慮了簡易及實用性。

Prouve年輕時和鐵匠學習金屬工藝,對於鐵,鋁等金屬材質特性的掌握,使得他的作品多了一分手工材質的扎實感。1924年Prouve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依循他的女兒Cathrine Prouve回憶著小時候的生活,父親總是非常早起的工作,廠房裡傳來金屬切割,沖壓,鑄造,折彎的聲響,有朝氣的走進工廠裡和工人解釋他的草稿,討論他們當天所要完成的任務。Prouve's Atelier在二次大戰後也成為材料創新及製程研究的實驗室,不斷有工廠的同事來家中作客,餐桌上不斷討論著新物件的設計,源源不絕的創意不斷的湧現,因而吸引了像是Le Corbusier 或是 Alexander Calder來家裡聚會。

Prouve 擅長將不加修飾的結構外露,誠實的呈現材質的特性,片狀的金屬加工即成為家具的主體結構,另外對於機械調節系統的研究也多所琢磨,1930年所設計的Grand Repos就是用球狀的軸承來支撐金屬板,在座位底下連接兩個彈簧,扶手的部份就像背帶,可以隨意的調整座位的前躺或後仰,讓人聯想起同時代Coubusier 或是Parriand所設計的躺椅。
而這張摺疊椅僅使用極少的材料,由拉緊的帆布包覆著中空的鐵管,讓他看起來非常的輕盈及穩固。即使看起來只要施加一點壓力就會讓座椅翻倒,但後椅腳夠大的支撐角度,使得他有足夠站立的姿勢。

Standard Chair可以自由的拆構,並由兩隻金屬軸承來作組裝。

而Prouve 提出預鑄套件的移動建築,對於現代建築發展具有相當大的貢獻,對於Prouve來說建築物就和家具一樣,都是可以被移動的物件並且認為建造房子就像生產物品一樣,是可以利用工業化的流程來製造的。在1949年的巴黎,這對傳統的結構原則來說是革命性的發展, Metropole Aluminium House就是使用鋁製的面板及牆面,成為建築結構的本體,假設此棟建築物有五層樓, Prouve可以一天就蓋好一層樓的效率,完成整棟建築,驚人的速度,也讓 Prouve成為我們現今稱所謂“組合屋”的先驅。


延伸閱讀
Galerie Patrick Seguin http://www.patrickseguin.com/
Vitra Jean Prouve Jean Prouve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Interior]理想的陽台

春光爛漫,的確看到這些照片時,不禁對自己家的陽台感到失望,小小見方就可以讓自己享受一個完美的早晨,何樂而不為呢?黑色的欄杆架是優雅的基本條件,不似台灣的陽台總愛把高度拉到和肩膀齊高露空的設計更顯寬敞,雖然歐洲建築的外觀就比台灣的水泥建築來得明亮,但幾盆合宜的小花,春天水仙秋天薰衣草,就可以讓空間看起來特別的有朝氣。

如果想讓空間看起來悠閒,就鋪上松木地板吧,假日的早晨即使光著腳丫踩在地板上也不覺得冰冷,將一張小圓鐵架桌擺在角落或中央加上兩把單椅,就可以享受甜蜜時光。
鮮榨的果汁,搭配著剛出爐的麵包,是完美下午茶的必備,北歐復古的杯盤剛好給予西曬的陽光一個完美的輝映,如果乍冷還暖貪圖著陽光的出現,一定要準備一件小披毯,以小心冷風的突襲。若是夏日的陽光,換上鮮藍色的坐面,就可以給空間一份清爽,當然搭配著酸溜的氣泡酒,準備著一小盤香脆的小點心亦是一個沁涼的午後。
如果準備開party,是的,就把沙發搬到陽台上吧。鬆軟的座墊更容易讓人放鬆心情,夠長的椅寬,可以讓兩個人躺著對談,來杯雞尾酒就更賓主盡歡了!!


照片來源:http://www.alvhemmakleri.se/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NO.2 Chair No.14 Michael Thonet and sons



在工業史上,“14 號椅”大概是大量生產最成功的商品之一,Thonet這間家具公司也享譽國際,在1930年超過五億張的單椅銷售到世界各國,以當時8.5DM的售價,是在Thonet生產線內最合理的價格,即使到今天整個生產流程也不斷在修正。從1830年起,Michael Thonet就不斷的在實驗膠合木頭的塑形,將煮過的木頭黏合後放進 熟鐵的模組裡頭,他是第一位將曲木流程標準化的建立者,在1836年將第一張由膠合木製作的椅子介紹到市場的公司。



有效率的製作過程,將每一個環節的程序降到最少,藉由在各大城市建立銷售通路,使得Thonet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國際知名的公司。然而將膠合模組而程的椅子在銷售到亞熱帶的國家時,卻因為潮濕椅子的黏合處開始脫落。在這樣的壓力下,Thonet開始研究使用蒸氣來彎曲木頭以取代使用膠合的榫接。1865年,Thonet 將製作流程做了轉換,14號椅並成為曲木技術的經典代表。36個元件的14號椅,可以裝進一立方米的盒子中,藉由螺絲釘的使用,讓椅子的每個環節可以到達目的地後再進行組裝。接合的地方也可以按照需要進行鬆緊的調整,以維持椅子的使用年限。


2009年Muji找來英國設計師James Irvine重新演譯14號椅,將椅背的圓型比例降低拉寬,更巧妙的將中間橫背的支撐,在收納進桌子後,剛好和桌面高度喝成一氣,簡潔俐落的線條更突顯出14號椅,背後兼具經濟效率的意義。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FINN JUHL, 1912 – 1989 a DANISH, INTERNATIONAL MODERNIST

根據Finn Juhl接受過最嚴厲的批評,其實他認為自己的人生就像雞尾酒派對一樣,充滿了五味雜陳的滋味。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他一生的創作中打破傳統的丹麥設計,給予現代設計一個更寬廣的視野。

在年輕的時候,Finn Juhl曾夢想成為一位藝術史學家,而他對於國際藝術表現的了解,就像他的研究重心一般,將古典藝術掌握的非常透徹,於是成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家具藝術家,他總是強調關於家具的設計他是自讀自學猶如在建築設計的研究上,進步永遠沒有停止的一天。儘管終其一生他只設計了幾間度假的房子和一棟別墅,但從建築的表現來看,在這個世紀依舊是現代經典。

他是在1942年擁有第一間自己設計的別墅,也是丹麥建築設計中,第一間從裡到外,根據每個房間的功能性來設計外觀,而其中每個隔間沒有縫隙的流動性,至此以後,他在室內設計及家具的設計觀念,讓他在丹麥設計史上以此聞名。

即使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總說Finn Juhl的情緒就像是秋天的落葉般難以捉模,但他對於每個功能性組合徹底的研究,結合潮流融合在室內設計及家具設計之中,例如他所設計的沙發,無論是一個人坐得正式或是和朋友交談時,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撐。

1930 年,他開始了家具設計師的職業生涯,和當時細木工同行所設計的主流相反,Finn Juhl偏好設計扎實及絨毛的傢俱。當時丹麥家具設計主要為重視傳統理性,幾何的造型,其中以皇家丹麥設計學院教授Kaare Klint的理性設計為主流。而Finn Juhl對於藝術的熱愛,為他開創了從藝術到家具設計一條新的道路,受到當時現代藝術Henry Moore,Barbara Hepworth,Jean Arp及Erik Thommesen的啟發,使他的家具看起來猶如雕塑品般,Finn Juhl亦時常將這些作品放在一起展覽。而他的室內設計也猶如雕塑者般對於自由的凝視及靜態瞬間的呈現一般,他早期的雕塑品看起來如大型的哺乳動物,他亦視自己為現代主義者,以誠實的結構,反應著造型對於功能的需求。

將結構包覆起來的沙發家具,在1920年現代主義剛開始發展時受到很大的批評,在20世紀初時,一些歐洲的現代主義者如Gerrit Rietveld 及Marcel Breuer偏好將家具軟件的結構設計為幾何圖形並且裸露在外頭,就像一個乘坐的機器,或是焊接而成的支架。在1940年間,Juhl承認一個具有量體感的沙發並不適合在當時宅小的平房內。同時間他試圖去破壞家具結構的原則,他發現,讓椅子舒適的方式不只是靠墊的高度,更重要是靠墊表面支撐在正確的位置上。

就像其他現代主義的先鋒一樣,並沒有模仿任何一位前輩而是從速寫開始,他分析研究椅子的每個元素如何托扶身體,和現代主義特色,銳利的流線型線條,開放機械式的支架相較,Finn Juhl認為家具需要更有靈性愉悅的特質,就像埃及時期的設計一樣。Finn Juhl將大膽的結構轉譯成有機的造型,就像他的44號椅同時也稱為"Bone Chair",將木頭潛藏韌度的特性發揮到極致,使自然的結構優雅的呈現,而這樣量體的展示也是Finn Juhl設計最具有特色的部份。

現代鋼鐵的工業美學,直線的幾何線條,在Finn Juhl的闡釋下成為大膽的曲線及柔軟的細木工,在生產製作的過程需要投入更多工藝技術及時間,每個設計元素幾近沒有縫隙的連結著彼此。每個互相支持元素,在作工的細緻都讓Finn Juhl感到非常的驕傲,另外坐在椅子上的人們看起來也非常的輕盈,他所設計的椅子中,部份見不到椅背及坐椅之間的連結,就像一片雲朵飄浮在空間裡。

就像一些現代主義所描訴,Finn Juhl使用樑柱支撐的方式,將托扶的架構包覆起來。使托扶及被托扶的結構元素分開來設計,也成為他著名的特色之一。其中最知名的一件作品為1949 年所設計的“Chieftain Chair 酋長椅“,剪裁的有機及自由的扶手及座椅,微妙的襯墊看似飄動在空氣中,從原始部落擷取出來的元素,也成為Finn Juhl設計歷程中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而這一年,由Finn Juhl及Hans Wegner所領頭的丹麥設計開始在美國受到相當大的注目及突破。Juhl在設計的取材上,如大多數丹麥椅子般一樣的靈感是來自於歷史的原型。舉例來說如酋長椅,靈感是來自於埃及椅背後的結構,及其繁複的工藝並非靠機器就可完成,全然生物形態的創作,使得這張椅子在空間裡就像件生動的雕塑品般。

Finn Juhl代表戰後丹麥現代設計另一種尺度的風格,尤其是在他表現的造形及體裁上,非常的大膽將超現實主義及當代有機的造形做了結合。當其他的國家正準備放棄傳統工藝而轉向工業生產的大量製程時,丹麥設計在當時國際上有了突破性的發展。

Finn Juhl充滿藝術性的家具,在戰後的美國,積極找尋工藝質感及更具有人性化有機造形的設計,猶如正中美國市場中心,立刻引起廣大的討論!!Finn Juhl使用了多種的木材來作為他設計家具時的選擇,松木,楓木,巴西紅木,其中採用了“柚木”,使他成為了先驅。在Finn Juhl之前,柚木僅作為戶外家具使用,而在Finn Juhl將溫潤的柚木帶進室內後,成為了一種自由及熱情的代名詞,使得柚木有了新的使用方式。

而當時正好是美國引進流線形設計的1930年代,使得美國一些先鋒派的設計師,對於Finn Juhl的充滿流動的線條感到非常熟悉。Finn Juhl在現代主義下,依舊充滿著誠實透明結構的設計原則,盡情表現他的作品,細膩的線條蘊涵著風格及裝飾性。

在戰後,歐洲現代主義因政治迫害移居到美國,使得美國藝術精英和現代主義有著密切的交流,其中Finn Juhl透過和Edgar Kaufmann Jr的友誼,而成為紐約現代博物館工業設計的部門主管。Finn Juhl不單是丹麥設計的倡導者,策劃多場重要的丹麥設計展覽在美國巡迴展出,並且在美國完成了幾項重要的室內設計專案,其中最著名的即為紐約聯合國總部託管理事會會議廳。

就像他大膽選擇材料及造形一樣,在色彩的運用上亦是充滿革命性的。和許多丹麥設計師對於色彩謹慎保守的態度不同, 他就像早期國際的現代主義者並不害怕顏色所帶來的感官衝擊。在家具及室內設計上,可以看到在色彩上的強烈表達,例如像紡織品及油漆的表面都創造了和天然木材的對比。

擁有著不可置信的輕盈及如雕塑品般優雅的設計,使得Finn Juhl的作品受到許多人的崇仰。他是現代主義中有機多樣性設計主要的倡導者,他從對於木材質感的敏銳及熱愛著在世界各地的歷史及自然中找尋靈感。和大部份的丹麥設計相比,僅管他的設計充滿著感性,但可以感受到盛滿著對於生活的熱情,原創,自由,獨立,是我們今天之所以如此需要Finn Juhl的原因。

丹麥設計博物館 總監Christian Holmsted olesen

資料來源:one collection http://www.onecollection.com/inspiration/brochures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Finn Juhl-國際聲譽




Finn Juhl是第一位同時在北歐及海外成名的丹麥設計師,他第一份來自國際的邀約是紐約MOMA館長Edgar Kaufmann Jr. ,在1948年丹麥的展覽會場上,Kaufmann對Finn Juhl的作品感到非常大的興趣!! 在當時這樣據有現代風格的丹麥家具相當的罕見,於是讓Kaufmann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見如故的他們在見面後,就開始了他們一輩子的友誼。而這段友誼也吸引了當時媒體的關注,在許多文章的報導後,Finn Juhl的設計也漸漸的在美國市場被大眾所認識。



“大師般的造形,經過時間的洗禮,至今依舊歷久彌新,在未被揭露的設計中,隱含著豐沛的能量,Juhl不是位表演者,而是位創造者,我們非常的需要他!!”

1950 年,密西根家具製造商Hollis M. Baker隨即和Finn Juhl 接觸。他們委託Finn Juhl設計並引進現代風格的產品線,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Baker Sofa及雞尾酒茶几,一年後,Finn Juhl也將他的作品,陳列在他所設計的展示間內!!

在他的展覽會場及室內設計的專案裡,可以看到他擁有獨特的天分及落實的能力,充分的將家具及空間結合當時的藝術潮流,二十年後,Finn Juhl成為丹麥國際設計大使及且提倡丹麥設計的代名詞。

在38歲時,Finn Juhl被委託設計紐約聯合國總部中託管理事會的室內陳設,他傾倒所有對於空間及室內設計的熱情,並且創造出具有"Gesamtkunstwerk"全面感官體驗的情境。包括了天花板上的燈罩,牆面的木板裝飾,地毯,椅子及燈光設計。


"許多人不停熱情的告訴我,這個會議廳是這個矩形房子中最溫暖舒適的一個空間。"-Finn Juhl

聯合國總部所設計的胡桃木椅是由Niels Vodder所製作。
託管中心在1952年2月份落成,對他的讚譽從四面八方而來,這也使得他在國際上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今日,Finn Juhl設計的聯合國總部計畫重新整修,而這也將Finn Juhl在現代設計的歷史上推向指標性的地位。


1952年,Finn Juhl 被獨家銀飾商Georgen Jensen委託設計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展示間,而這也是在美國第一間由他的家具所呈現的店。1957年亦設計了Georgen Jensen位於倫敦Bound Street及加拿大多倫多的展示間。


1960年,位於華盛頓的丹麥大使館落成,Finn Juhl負責大使館的室內設計,裡頭幾乎使用他自己設計的家具。


1956年,斯堪地那維亞航空委託Finn Juhl設計位於歐洲及亞洲共33個航空站及票務辦公室,而這次的委託案也讓他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大增。


1951年,他同時是芝加哥“Good Design”的展覽場設計師,在會場中展出他為傢具商Baker所設計的一系列家具作品。他承襲了Charles Eames的工作,成為了美國最著名的設計師之一。這項展覽內容隨後也在紐約 MOMA5展覽。


在他的設計生涯中,在丹麥,美國,英國,德國,瑞士及義大利共舉辦了超過六十場的展覽。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